近来,日本辅弼石破茂以“内阁总理大臣”的名义,在靖国神社所谓“春季大祭”上供奉祭品。虽然迄今为止,没有内阁成员清晰表明将前往参拜,但这种高调供奉的姿势,已引发各方反对。
坐落东京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内,供奉着包含东条英机、松井石根、土肥原贤二等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上千名战犯。他们曾给亚洲诸国甚至国际带来深重灾祸,罪过累累、世所厌弃。这些魑魅魍魉,却在1978年被荒谬入祠靖国神社,在每年“春秋例行大祭”及8月15日等时刻节点还会承受日本部分政客的大型祭拜。此番“春祭”,除石破茂外,日本众议院议长、参议院议长、经济安全保证担任大臣等政客也供奉了祭品,这样的行为终究表达着什么,不言自明。
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起侵犯战役的精力东西和标志,我国外交部屡次催促日方正视并检讨侵犯前史,在靖国神社等前史问题上谨言慎行。现在看来,日本政客顽固不化,仍然在使用靖国神社抓取政治本钱。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别离于2006年和2013年以在职辅弼身份“拜鬼”,其他在职辅弼多采纳“只送礼不上门”之计——一边唐塞日本国内寻求平和的呼声以及国际社会的感触,另一边使用日本政坛阴魂不散的右翼思潮,为各自的政治地图铺路。
这些政客打着双面讨巧的算盘,但是关于前史本相的认知,关于对错是非的判别,从来就没有什么中心地带。右翼实力跃跃欲试,不断美化侵犯、曲解前史,想方设法为罪过摆脱,以期为今世日本重回所谓“政治军事大国”队伍构建前史合法性。但对待过错的侵犯前史,一个正常国家的情绪,恰恰是正视、反思与致歉。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震动国际的“华沙之跪”被言论遍及称为“一个人跪下,一个国家站了起来”,相比之下,缺少正视前史的勇气,日本又怎么可能谈得上从头成为“正常国家”?又终究是谁阻止了其成为正常国家的脚步呢?
“能看到多远的曩昔,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。”本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役暨国际反法西斯战役成功80周年,回望前史、铭记伤痛的团体情愫特别激烈。某些政客还想持续戏弄双面三刀的花招,无异于掩耳盗铃,只会让国家和民族的路越走越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