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编者】“诗言志,亦言事言情。言由心生,诗由言凝。”曾在铁路体系作业多年的刘涟清是个“工科男”,却偏偏“毫无理由地喜爱诗篇”。近期,他的诗集《倥偬集》由复旦大学出书社出书。上海师范大学的人文学者、作家林在勇对这位铁路人的诗集点评是“自有一股正大之气”。
三伏天,拜读诗集,尚为之血热气清,感慨系之,即作小诗一首。
七绝·贺刘涟清先生《倥偬集》排印
方诵明清佳句近,
应知倥偬盛名迟。
晚情谁看不毛胫,
壮岁自行无字诗。
刘涟清先生曾是上海铁路局局长、党委书记,更是为我国高铁作业获得引人注目效果的一位亲历者、贡献者,现在年逾古稀,其将近20年来特别是退休今后的400余首诗作中选出200余首辑为一编。予谓之其人体国济世半生,或终将以诗流芳乎哉!
言为心声,文以载道。凡作诗者,他的才智高度、胸怀局量、所系所怀、旨趣涵养、诗学功力、审美才思,那是分毫藏不住的。诗作在前,一望可知,高低立判。
刘先生的诗,自有一股正大之气。正因为有拳拳爱国之心,朴素为民之志,即便是书写讴歌赞许的词句,也不是那种排比标语、堆砌辞藻的老干体。“时传周边多警事,总图家国少忧虑。匹夫之责当倾尽,岂只安为稻粱谋?”
诗会集多有通透豁达之意态,这是能尽本职应分之人才会有的那种严肃的洒脱,而不是那种心胸怨望的超离。这一点我也是非常敬仰的。如《桂花谢》:“香销枝满叶,花落地铺金。且别来秋见,争春岂良心?”又如《湖边感春六首》之六:“落花何必潸然泪,当见秋效果压枝。”善尽职守,方能心安适意。如《乡居》:“碧水摇映水芸姿,枫叶初红饰小枝。轻霭无心皴素壁,残阳有意透琼篱。湖边陋室稀来宾,砚上柔毫赖帖师。明月高梢金粟影,兴来即诵饮泉诗。”
刘先生诗风和学养更近于明诗清诗,但其实不乏唐宋格调度致。他化用古人也不是仿照,而能自出其意。如《重阳感念》:“茱萸鲜有人插戴,却望垂纶聚钓矶。”刘诗颇得乐而不淫、哀而不伤之旨,即便是感时伤事,写来仍有沉着诗意。如《因疫情晚来观花口占》:“今朝我至花方谢,前月花繁我未来。”诗中也经常能看到一位花甲之年的诗人童心,看看诗人很满意自己跟鹧鸪的声战成功。如《铜陵池州途中小憩》:“站立凝眸眺越吴,谷风撩发感清孤。仰天一啸传声远,泛动回音噤鹧鸪。”
做诗要有诗趣,好的诗人心灵和眼睛便是不一样的。哪怕是闲庭荒垄、平淡无奇,也意趣横生。如《小院》:“村屋来居少,闲庭尽草莱。蔓藜侵小径,荒垄衍香茴。细蝶旋花舞,丛蒲近水栽。小狸聊泼赖,阶上弄青苔。”再如《竹林边观花》:“一片垂云佯作雨,惹慌群淑避筠廊。”很难幻想他花甲古稀之年还能做出如此风趣的诗句,诗人生动活泼爱别人爱日子爱天然的神态,就在这样的诗句里得以鲜活体现。
刘先生的作业生涯可谓光辉,既是领导又是专家,可是他一直保持有赤子之心,总在说自己农家身世,他的诗也就真有那种与一般公民共情的本性。我特别喜爱他那几首村庄的诗。如《农家》:“门前溪流转东湾,屋后修篁覆小山。豆架凉棚无坐客,农家六月少人闲。”再如《观插秧》:“夏天郊游忘路遥,午中慵倦歇篷寮。村夫无兴嬉闲鹭,不误农时抢插苗。”尽管三连阳平韵一般不谐,但在此处观看农家插秧,倒也不失为民谣风歌一般的节奏和滋味。又如《对话老农》:“牵牛荷耙野塘边,才了村西二亩田。非是不呼机器用,只缘小径太弯曲。”朴实无华的文言,却是翰墨更难写更见功力。
这首《打工哥小孙》令人形象深入。“年届三旬已两儿,夫妻苦挣勉保持。房租膏火消过半,奉养娘亲未敢迟。双子读书须返籍,无门荐引难投师。奔求得助终如愿,忍遣妻随为务炊。”他对劳动公民的关心是实在的逼真的,这样的诗句放在前史长河中都有自己的价值。
他也写下了脱贫攻坚年代的亲自见识。《听山民说》用了仄韵古体,非常稳妥达意。“当今方针好,山民渐富了。茶叶连担采,耳菇价如宝。呼儿下山去,满车装药草。种田无税赋,患恙有医保。免费教幼稚,建院敬翁媪。古传桃花源,我山何必找!”诗人有的时分并不是说有意逃避年代,咱们对年代前进和值得讴歌的部分,有时是苦于一时难以用艺术语言表达。咱们彻底能领会他在这首诗里那种感受,那种为老百姓快乐的心境。咱们造访村庄,可以发现在前史和实际的交汇中那种可贵的前进和老百姓的小确幸。他仔细地在这个年代日子,重视着这个世界的改变,如《报载因气候变暖美阿拉斯加巨冰消融北极熊迁逃俄一北极圈内岛屿》等,这比起时下习尚,一摆开架子作诗要么大言废话要么春愁腹疼要有含义得多。
他在俄罗斯和美国写的诗文,彻底可以折射出他对世界共运、公民命运、世势国运的识见感悟,包含他的情感取向。读者仔细一读会信任这是一位真信真行真言的真诗人。如《观赏阿芙乐尔巡洋舰》:“旧舰经年傍岸停,曾发炮响震俄京。摧拉迂腐崩白雪,鸣唤劳工举赤旌。后继不肖析裂土,往车有鉴醒酣酲。游人莫问前朝事,湼瓦流波似怨声。”
想做一个好的诗人,心灵仍是要尊贵的。我觉得经过这两首诗可以触摸到刘先生的精神世界。《高铁上读书顿倦闭目而思》:“半生奋斗未成空,夙志还酬莫论功。蠡海一抔甘束浪,追时三百自腾冲。老来翻卷偿偏心,少小寻真记寸衷。回看西山林霭起,枯梅仍旧沐春风。”《感事寄韩主委》:“青翠自许不言难,几克雄关锷未残。率性岂知观面色,摅怀无忌放云端。功名缰锁思时解,学识诗书意绰宽。倥偬勤诚匆过往,如蜂辛苦拒衰退。”
他的诗格律严整,罕见瑕疵,这在现现在极端难能可贵,况且他彻底没有古典韵文学的教育学习布景。他是仔细的。有人说你们诗人是艺术家,言下之意认为咱们自在得不得了,可是一位真正好的诗人是高度负责,细致入微的,不然怎么写出律诗。我想刘先生大半生的作业作业现已说明晰他的品格特征。按咱们当下做格律诗水平,原本再不应该对刘先生的诗作吹毛求疵,不过我在想,刘先生对自己的希望应该也是更高的,假设可以更好琢磨一下对仗和炼字,有些诗作会更经典足范些。
从年辈上我应该敬称刘先生为老大哥,原本哪敢妄语成文,有感刘先生谦谦君子之风,也是闻名出书人王联合编审敦促颇紧,写了这份浅显读后感,不当之处,敬乞海涵。
图源:pixybay
作者:林在勇
修改:卫中
责任修改:王雪瑛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